正常來說母豬7年才能淘汰。一頭母豬要產6-7胎才合算,散養戶的話一般母豬可使用8-10胎,最長的可達12胎,一般12胎以后就必須淘汰了。
對母豬及時的選留與淘汰是保證一個豬場滿負荷生產、使母豬群具有較高生產能力的關鍵措施,生產中不允許沒有種用價值的母豬長期存在。母豬的年更新率為30%。
一、選留:一個豬場要經常不斷地選留后備母豬,來補充因淘汰而產生的不足,以保證滿負荷生產。選留數量應是淘汰數量的1.2倍。
二、淘汰:對于那些有肢蹄病、屢配不孕、產仔產奶少等失去種用價值的母豬應及時淘汰,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。如果有足夠的未配種年青母豬,就要遵循幾項通用的原則,以決定斷奶時是否淘汰某些母豬。
1.得過病毒性傳染病的母豬,母豬哪怕是在藥物治療恢復之后,在產仔的時候也可能復發,還有可能傳染給仔豬,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,要及時淘汰。
2.患過乳房炎、子宮炎的母豬。母豬需要計劃淘汰,如果治好不復發可以留下,反復發作就得計劃淘汰了。
3.肢體有缺陷的母豬。比如瘸腿的母豬,不但影響配種,還由于體質不好,產下的小豬也不會健康,要及時淘汰。
4.屢配不孕的母豬。空懷、返情3次以上的母豬,一定要淘汰。
5.發情不明顯的母豬。即使用激素處理都不發情,母豬在斷奶后最多應觀察18天,激素處理后應觀察7天,如果這些母豬到下個發情期仍配不上種,則應淘汰,因為這種母豬的產子率一般低于50%。
6.過肥或過廋的母豬。體質過肥或過廋會影響母豬的繁殖性能,如果通過給料的控制還是無法改善的要及時淘汰。但初次配種體重太輕,妊娠期過度飼喂,哺乳期失重過多,斷奶體況差的母豬不應包括在內。
7.生產性能差的母豬。有些母豬受遺傳基因影響,每胎只產三四頭仔豬,這樣的母豬也要有計劃地淘汰。包括母豬奶水不好、咬仔豬、難產、產后癱瘓等,甚至食欲差的母豬也要計劃淘汰。
8.胎齡高的母豬。一般母豬的胎齡超過7胎,生產性能就會下降(主要是因為死胎數增加),其子豬大小不均,較弱小子豬易怕冷、生病,乳房病例較多,身體笨拙,容易壓死子豬等問題。要有計劃地淘汰更新,保持基礎母豬群的活力。
為減少運動失調問題,應在選擇或購買母豬時注意四肢情況,在圈舍內使用優質地板,不把母豬養得體重太大。
以上就是《正常來說母豬幾年才能淘汰?淘汰母豬需遵循的8項原則》的全部內容,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,請繼續關注豬OK網。
責任編輯:小路
免責聲明: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豬OK網”的文、圖、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,因為互聯網信息具有海量的特點,如對原文轉載或者來源出處有誤,請致電400-860-2219進行更正。如轉載豬OK網的稿件,請注明轉載“豬OK網”。本網站資料僅供參考,若資料與原文有疑問,請以原文為準。
豬OK客戶端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