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曾經是地母的動物化身和象征物,中國新石器時代人們用豬作隨葬品,借助其繁殖力與生命力使死者復活的一種巫術手段。
英國的卡納博士寫到:
對于那些開始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原始部族來說,除了天上的神靈之外,土地就成為最主要的崇拜對象。他們不但要求風調雨順,而且要求保持土地的肥沃。人們當時還沒有肥料的概念,他們把活人當犧牲,將人血流在田地上,把燒化的骨灰撒在田地里,這樣做了以后,如果多長出莊稼,就認為是神靈的力量。
在希臘的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,人們仍然用類似的祭祀儀式來紀念司管土壤。果實的農神及婚姻的保護神得墨忒爾,給得墨忒爾和她的女兒珀爾塞福涅的犧牲就是幼豬。在10月的塞斯莫福里亞,為了慶祝秋季的收獲,婦女們把早已埋入土中并且已經腐爛的幼豬的殘留物放上祭壇。這些遺留物后來和種子混在一起,播撒在地里以促成谷物的豐產。在18世紀的立陶宛著作中仍有此類風俗的記述,人們在祈禱豐收時,用黑色的幼豬向地母獻祭。這種風俗表明人們相信豬對土地繁殖力的影響力。
漢字中不僅有”家”字表示豬與史前先民的生活的密切關系,還有”冢”字來表示豬與人死后的”生活”的密切關聯。篆形的”家”字像居室里有豬(豕),其本義為”宗廟”;而篆形的”冢”字像子宮中有小豬(豕),許慎釋為”高墳也”。王仁湘認為”它實在是葬豬的形象寫照”。《魏書·勿吉傳》記載東夷原始居民有穴居為”屋形似冢”。
考古學家認為,中國的龍首形象最初主要來源于豬首,是高度概括化。圖案化了的豬首形象。新石器時代以后的龍,雖然不斷增加新的因素,但有的龍首仍有豬的特征可尋。由“龍”首源于豬首這一事實也可以看出,豬在史前文化中有著重要的精神象征意義。
豬的肥胖豐碩是生命力旺盛的標志。由此可見,豬的重要性,雖然前仆后繼的為了人類文明而犧牲,其貢獻可謂不小。
以上就是《古人行巫術的必備祭品 豬扮演者什么角色》的全部內容,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,請繼續關注豬OK網。責任編輯:阿林
免責聲明: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豬OK網”的文、圖、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,因為互聯網信息具有海量的特點,如對原文轉載或者來源出處有誤,請致電400-860-2219進行更正。如轉載豬OK網的稿件,請注明轉載“豬OK網”。本網站資料僅供參考,若資料與原文有疑問,請以原文為準。